首页 资讯 正文

“银龄榜样”侯志龙:退休检察官化身“雷锋精神播种者” 三举措浇灌青少年成长沃土

体育正文 233 0

“银龄榜样”侯志龙:退休检察官化身“雷锋精神播种者” 三举措浇灌青少年成长沃土

“银龄榜样”侯志龙:退休检察官化身“雷锋精神播种者” 三举措浇灌青少年成长沃土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zǎozhuāng)报道 6月24日上午,枣庄市(zǎozhuāngshì)深入(shēnrù)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1-5月份,枣庄市民间(mínjiān)投资(tóuzī)同比增长24.7%,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口径投资17.1个(gè)百分点,高于全省民间投资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持续释放。 枣庄市(shì)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中波,市工商联党组成员(chéngyuán)、副主席、秘书长刘超,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新闻(xīnwén)发言人张健,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fùjúzhǎng)王家贺,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明,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立波出席发布会(fābùhuì)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中波介绍说,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de)(de)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fāzhǎn)的重要基础。5月20日,《中华人民共(gòng)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cùjìnfǎ)(cùjìnfǎ)》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dìyībù)专门(zhuānmén)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fúwù)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这部法律颁布施行,既为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撑腰鼓劲”,也为未来发展“立规明向”,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向社会表明了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rènzhēnluòshí)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有力推动了全市(quánshì)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振发展信心,营造(yíngzào)浓厚氛围 坚持高位推动。组织召开全市民营(mínyíng)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fùzétóngzhì)出席会议并讲话,40名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家代表参会,8名民营企业家发言,分享思路(sīlù)举措、提出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帮包重点(zhòngdiǎn)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项目。健全工作机构(jīgòu)。参照国家和省模式,在市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科(kē),作为(zuòwéi)服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着力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帮助(bāngzh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区(市)也成立了民营经济工作机构,配备(pèibèi)了专职人员,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培塑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全市重点民营企业集中采访活动。梳理总结我市典型民营企业事例(shìlì)和优秀企业家事迹,多层次、广角度讲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故事,培塑我市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正面典型,营造(yíngzào)全社会支持民营企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政策供给,厚植发展沃土(wòtǔ) 激发投资(tóuzī)(tóuzī)活力(huólì)。建立常态(chángtài)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先后(xiānhòu)推介项目43个,总投资304亿元,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充实完善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争取(zhēngqǔ)(zhēngqǔ)132个民间投资项目纳入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名单。1-5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同比(tóngbǐ)增长24.7%,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口径投资17.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民间投资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持续(chíxù)释放。用好政策(zhèngcè)红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帮助民营企业争取用好各类政策性资金,今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亿元用于支持5个民间投资项目。加快“枣惠通”政策兑现平台建设,完善政策资金兑付(duìfù)体系,实现政策兑现“直达(zhídá)快享”“免申(miǎnshēn)即享”。强化金融支持。扎实(zhāsh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实地走访10.2万余户,为8198户企业投放贷款151.86亿元。大力推广“信易贷”服务,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吸纳注册(zhùcè)企业超12万家,发布金融产品149项,累计放款金额达849.76亿元。 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huánjìng) 优化信用修复。实行(shíxíng)专人受理、主动提醒(tíxǐng)、1日办结、全程网办,优化“两书同达+主动告知+便捷修复”信用修复一件事,截至目前,信用修复处理(chǔlǐ)总量19693件,今年以来处理2861件。畅通诉求渠道。依托民营经济(jīngjì)发展综合服务(fúwù)平台、“枣解决(jiějué) 枣满意”平台等问题(wèntí)收集渠道,梳理汇总问题线索,及时反馈有关(yǒuguān)部门协调解决,形成问题线索“收集—反馈—解决”的闭环管理,扎实帮助民营企业(qǐyè)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强化法治护航。深入开展(shēnrùkāizhǎn)“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和“百名律师进企业优化环境(huánjìng)促发展”公益活动,组建律师法律服务资源库,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融入民营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开通涉企公证服务“绿色通道”,设置专门办证窗口,做到当日受理、及时办理、快速出证。 记者:《民营经济(jīngjì)促进法》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民营经济在(zài)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zhànlüèdìwèi),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规范化(guīfànhuà)的新阶段。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 张健:良法善治(shànzhì),重在落实。市(shì)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单位学习好、宣传(xuānchuán)好、贯彻好《民营经济促进法(cùjìnfǎ)》,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普法力度,推动法律宣传深入人心。全面学习法律内容,深入领会法律精神,不断提高运用(yòng)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平台和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cùjìn)法》进企业、进单位(dānwèi)、进校园、进社区,帮助民营企业学好用好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专心致志提升(tíshēng)企业核心竞争力(jìngzhēnglì);推动社会各界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凝聚共识(gòngshí)、汇聚合力(hélì),共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 二是强化配套支持,促进法律实施立柱架梁。全面系统梳理集成现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fāzhǎn)相关政策,紧密结合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实际,瞄准(miáozhǔn)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hé)痛点,做好政策供给(gōngjǐ)。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关键条款内容,加快完善配套制度。研究起草《枣庄市(zǎozhuāngshì)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真招实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同时,打通(dǎtōng)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ràng)“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qǐyè)效益”,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助力法律保障夯基垒台。健全帮包(bāngbāo)服务机制,为重点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mínyíngqǐyè)、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帮包服务,主动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政策、破解难题,提升(tíshēng)民营企业获得感。聚焦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tuījiè)优质项目,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liǎngxīn)”工作。优化问题破解机制,构建问题“收集—办理(bànlǐ)—反馈—评估”闭环管理,精准回应企业诉求,确保(quèbǎo)问题高效解决并持续跟踪问效,全力打造“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品牌。 记者:围绕贯彻落实《民营经济(jīngjì)促进(cùjìn)法》,市(shì)工商联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发挥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刘超:市工商联将围绕“加强民营(mínyíng)经济组织经营者思想政治建设,引导(yǐndǎo)民营经济组织依法经营,提高服务民营经济水平”要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积极塑造“枣商同心”党建品牌,持续优化(yōuhuà)“枣联枣好”沟通机制,扎实开展(kāizhǎn)“枣联助企”服务行动,全力打造“枣商联盟”工作平台,发挥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jiànkāng)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zuòyòng)。 坚持党的领导,积极(jījí)塑造“枣商同心”党建品牌。引导(yǐndǎo)民营经济人士不断(bùduàn)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duōcéngcì)民营企业培训工作模式,举办“枣联枣好”民营经济线上大课堂8期(qī),举办“同心兴枣”枣庄市民营企业家红色教育培训班,强化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突出年轻一代教育培养,引导帮助企业家坚定信念、提振信心(xìnxīn)。 深入调查研究,持续优化“枣联枣好”沟通机制。以更实举措推动政企协商互动,开展“深化政企沟通 强化联系服务 助企纾困解难”活动,加大涉企(shèqǐ)政策宣传解读(jiědú)力度,及时(jíshí)回应并(bìng)协调解决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急难愁盼,优化民营经济(jīngjì)发展环境。深入开展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畅通议政建言、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围绕“工业倍增、区域协同(xiétóng)、项目落地、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治理高效”等方面建睿智之言、献管用之策(zhīcè)。 创新服务举措,扎实开展“枣联助企”服务行动。深入(shēnrù)摸排民营企业金融服务(jīnróngfúwù)诉求,深化(shēnhuà)与金融机构(jīnróngjīgòu)合作,联合开展金融服务进商会、入企业活动,打造上下协同、银企联动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法治民企、清廉民企建设,配合做好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引导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高(tígāo)竞争力。 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枣商联盟”工作平台。推动在新产业、新业态(yètài)、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děng)领域加快组建商会,支持在外枣庄籍企业家成立异地商会组织,继续扩大商会覆盖范围,提升(tíshēng)商会影响力(yǐngxiǎnglì)。进一步激发商会服务发展潜力,以探索建立“枣商联盟”为抓手,搭建双招双引新平台,按照“对接产业链、延链拜访、靶向招商(zhāoshāng)”的思路,围绕“6+3”产业体系,依托商会的资源优势,广泛收集招商项目(xiàngmù)线索(xiànsuǒ),积极开展招商对接活动(huódòng),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zhe)不可替代的作用(zuòyòng)。请问工信部门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采取(cǎiqǔ)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家贺: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guójiā)和省、市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jùjiāo)“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我市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智改数转”,助企赋能提质。支持民营企业(qǐyè)进行智能化(zhìnénghuà)技改,创新开展“技改荟 数智行”走进企业活动,2024年开展活动3场次,为28家企业现场解决智能化技改需求(xūqiú);抓好技改项目挖潜谋划,今年1-4月份,全市已有252家民营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当年(dāngnián)计划投资150.31亿元(yìyuán)。深化数实融合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有117家民营企业评为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24家民营企业建成工业互联网(hùliánwǎng)平台(píngtái)。 二是聚焦梯次培育,助企做优做强。健全完善民营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企业走“专精(zhuānjīng)(zhuānjīng)特新(tèxīn)”发展道路,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1家、瞪羚企业7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创新实施“8010”对标登高行动,将60家重点民营企业纳入(nàrù)培育,实施提级帮包、招商突破、存量扩规、创新提升、数字赋能(fùnéng)、要素(yàosù)保障、政策激励等七大行动,推动民营企业扩总量(zǒngliàng)、升规模、提质效。 三是聚焦人才(réncái)(réncái)载体建设,助企创新发展。通过全领域发动、全项目覆盖、全过程指导,加强高层次(gāocéngcì)人才引育,累计16家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4家民营企业人才入选省级(shěngjí)重点人才工程;强化高技能人才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山森数控(shùkòng)等9家民营企业已创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zhuǎnhuàn)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引导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行业特点、产业链分工等自建研发机构,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kēyányuànsuǒ)共建高层次研发创新平台,98家民营企业已建成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四是提升服务效能,营造(yíngzào)良好环境(liánghǎohuánjìng)。健全市、区(市)领导干部帮包联系民营企业机制,汇编工信等领域各类各级惠企(huìqǐ)政策,定期更新推送惠企政策“码上知”彩页,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搭建中小企业融通平台,围绕订单采购、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产融合作、产业赋能(fùnéng)等方面开展精准对接交流(jiāoliú)。2024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工信部门累计(lěijì)开展各类融链固链活动38场,达成合作意向79个,意向金额(jīné)达60.7亿元。 记者:在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提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强化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以及(jí)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shìchǎngjìngzhēng)。请问财政部门在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及维护公平竞争(gōngpíngjìngzhēng)方面(fāngmiàn)有哪些举措? 于明:近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打造“智慧赋能、阳光采购”服务品牌,不断规范(guīfàn)政府采购活动,守护政府采购公平竞争市场生态。为更好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将着力(zhuólì)做好(zuòhǎo)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规范政府(zhèngfǔ)采购(cǎigòu)预算。按要求将政府采购政策融入年度部门预算编制中,指导采购单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完整(wánzhěng)、科学准确(zhǔnqu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建立完善预采购管控(guǎnkòng)制度,规范预采购资金来源审核程序,确保“无预算不采购、有预算不超支”。坚持让政府采购在阳光下进行,联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探索构建政府采购监管“智慧大脑”,施行“三码同源”预警,实现监督管理(jiāndūguǎnlǐ)智能辅助。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山东省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平台、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三大(sāndà)平台已实现互联互通,确保政府采购活动(huódòng)全过程依法依规(yīguī),主动公开接受监督。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jiànshè),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梳理权责(quánzé)清单,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政府(zhèngfǔ)采购(cǎigòu)负面清单》,研究制定《枣庄市政府采购采购人责任清单》《枣庄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责任清单》,强化政府采购中的权力制约和责任约束。建立防范供应商串通投标(tóubiāo)机制,印发《关于防范供应商串通投标促进(cùjìn)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通知》,促进政府采购诚信建设。织密政府采购监管网络,实行“专项(zhuānxiàng)整治+常态化检查”协同推进机制,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 三是发挥政策功能,落实惠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通过强化预算约束、政策宣传解读、定期督导(dūdǎo)调度等方式(fāngshì),敦促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足额预留中小微企业份额,落实评审优惠政策。深化政府(zhèngfǔ)采购合同融资服务,推广“政采贷”融资模式,发挥政府采购合同信用(xìnyòng)担保作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自2021年(nián)“政采贷”平台开通以来,全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放款金额(jīné)达19.93亿元,受益企业89家,其中(qízhōng),小微企业78家,占(zhàn)87.6%。今年1—5月(yuè),放款金额4.07亿,受益企业36家,有效缓解(huǎnjiě)企业资金压力,让政府采购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记者:围绕贯彻落实(guànchèluòshí)《民营经济促进法》,市商务部门将采取哪些工作措施,更好助力和服务(fúwù)民营企业发展? 郭立波:民营企业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成立七个帮包工作组(gōngzuòzǔ),常态化下沉一线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助力(zhùl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一季度,全市(quánshì)民营企业进出口103.7亿元、同比(tóngbǐ)增长7.0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9%,发挥了稳外贸(wàimào)“主力军”作用。我们将聚焦三个(sāngè)方面精准发力(fālì),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zhèngcè)支持,助企大力拓市场。制定2025年市场开拓境外(jìngwài)展会计划,面对(duì)广大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筛选确定20场市级重点展会,推荐337场境外展会,今年以来(jīnniányǐlái)共组织130余家(次)民营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30余场境内外(jìngnèiwài)重点展会。紧盯(jǐndīng)民营企业发展所需所盼,挖掘政策对接点,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推动惠企政策精准(jīngzhǔn)滴灌、直达快享。2024年累计争取中央、省级外经贸(wàijīngmào)发展专项资金866.79万元,今年以来共争取相关支持资金1100万元,对民营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等过程中参加展会、注册商标(zhùcèshāngbiāo)和申请专利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持续发挥出口信用风险保障作用,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保,对我市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民营企业投保的短期(duǎnqī)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给予支持。 二是搭建(dājiàn)多元场景,助企融入双循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策划开展“2025外贸优品·枣庄好品购物季”六进活动,即(jí)“进景区、进商圈、进步行街、进机关、进高校、进社区”,搭建内外贸互融(hùróng)共促平台。加快培育民营经济新业态,创新“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发展模式,鼓励直播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全年(quánnián)举办跨境电商培训4场以上,支持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建设跨境电商平台、产业园、独立站(zhàn)等主体,通过加强创业孵化、人才培养、营销推广、品牌(pǐnpái)培育、技术服务等路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shēngj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助企发展提质效。今年4月(yuè),枣庄入选全国二手(èrshǒu)商品流通试点城市(chéngshì),为全国10个、全省2个城市之一。下一步(yībù),我们将支持推动滕州市二手家具和(hé)大宗固废、市中区二手车和二手奢侈品(shēchǐpǐn)、薛城区二手服装和二手办公用品、高新区二手图书等相关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四核引领、多点(duōdiǎn)支撑、全域联动”的“4+N”闲置品循环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深化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tōngguān)便利化改革试点,争取扩大从业民营企业数量和试点进口商品(jìnkǒushāngpǐn)种类,助力更多企业降本、增效、提质。精准帮扶有潜力的商贸流通、个体工商户等中小微民营市场主体“升规纳统”,1-5月全市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12家,在库(kù)企业达到2716家。
“银龄榜样”侯志龙:退休检察官化身“雷锋精神播种者” 三举措浇灌青少年成长沃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